滚动 要闻 宏观 证券 产经 汽车 科技 评论 原创 地产 关注 生活 快讯

枪手一天量产数十篇论文,“用AI相蒙”正在蚕食人文-前沿资讯

2025-10-13 15:12:22      来源:封面新闻


(资料图)

□蒋璟璟

近日,有知情人士向媒体爆料,有个别企业,公开大肆招聘所谓“撰稿”人员,为有需求的人群有偿代写。只要付费,就能批量生产假文章、假论文。记者暗访发现,有代写论文的黑工厂,同一写手竟然完成了从“法学”“学前教育”到“计算机应用与技术”等多个毫不相关学科的论文,专业跨度惊人。其公司主管坦言,公司员工一天能写30篇论文,是因为能熟练使用AI工具和资料库,只需将数据填入模板并简单润色即可成文。(央视)

AI对于“文字”的接管,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,论文写作,当然也不能幸免于外。其实,代写论文的枪手灰黑产,一直就是存在的。只不过,以往的捉笔者基本还算“业内人士”,比如说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或者在读学生。这类枪手写的论文,尽管也很水、很低劣,但至少还是“内行人说内行话”。而在AI全面打入这一市场后,机器所仿拟的专业语言、专业写作,彻底取代了准专业人的“手搓”。什么论文都敢写,秒生成、量大管够,论文的商品化与白菜化,彻底失控。

论文写作,本是学术思考的凝结,而其写作本身,也是一个“学术检视”“思维整理”的过程。但在AI崛起之后,世人多有将“思想”与“写作”分而论之之势,无限推高“思想”而矮化“写作”,认为“写作”是机械、低级的劳动,完全可以交由AI代劳。一种流行的“高论”中,所谓“创新性思维”“独创性见解”被奉为某种抽象的、至上的乃是唯一的价值——而在实践层面,这一极度理想化的图景,却有着非常不堪的实践,往往不过是把自以为高明的“只言片语”输入为提示词,让AI扩展成一篇“大文章”罢了,懒惰、粗鄙而又儿戏。

思想或曰思考,从来是体系化的表达,“组织成文”既是这种表达的延展,也是对表达的校正。写作,从来都是思考的一个环节、一种方法,而非是思考结束之后的善后动作。技术叙事浪潮的强势地位之下,AI在文字世界局部的滥用、误用,仿佛有了一种“自动合理化”以及“自有大儒替我辩经”的优渥待遇。“用AI”则被视作先进生产力,“疑AI”则被蔑之“抱残守缺”,这种论调,在AI深度污染论文写作之际,遭遇了空前的危机。

人人AI,文文AI,则必然会陷入“用AI相蒙”的虚无之境。AI文兴,而人文衰,在自媒体AI横行无忌,某些机构媒体AI暗度陈仓之后,学术写作领域再被AI攻下一城,文本与品位的滑坡,理性与审美的消弭,终将带着人类社群滑向终极的平庸。

标签: 财经天下周刊网 最新资讯 产经

今日推荐
精选图文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

Copyright @ 2008-2017   www.cjtx.042.cn   All Rights Reserved   财经天下周刊网 版权所有  关于我们 

联系我们:434 922 62@qq.com京ICP备2023000331号-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