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动 要闻 宏观 证券 产经 汽车 科技 评论 原创 地产 关注 生活 快讯

须菩提啥意思?金刚经中佛陀与须菩提说了什么话?

2023-02-17 10:13:04      来源:上海商报

最近小编看到大家都在讨论“须菩提”是什么意思?相关的事情,对此呢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,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?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?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“须菩提”是什么意思?事件的相关信息,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!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须菩提”是什么意思?

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解空第一,比丘是对出家的男弟子的称呼

须菩提 于意云何 是什么意思?

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,於意云何就是"你觉得怎麼样","你的意见是什麼"的意思。这是佛陀在询问须菩提的意见。

《金刚经》中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:

佛陀在般若会上,对须菩提说道:

「须菩提!你很有辩才,能深体真空的道理。今天在场聚会的菩萨很多,你可以向他们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,满足他们的所学,以共勉精进吧!」

佛陀这么一说,在座的会众都知道般若法门,是甚深玄妙的法门,所以心中都猜想道:「须菩提尊者能以自己的智能辩才来宣说如是微妙之法呢?还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来宣说呢?」

须菩提知道会众的心意,他就说道:

「佛陀的慈命是不能违的,弟子们来说教,不论深浅的教法,如果要能说得契理契机,皆是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。承受佛陀的威神之力来说教,劝人修学,才能获证到法的本能,才能和佛陀的心意相通。我现在以佛陀的威神之力,来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理,这不是我的智能辩才之力。」

须菩提很谦虚,他说后又再顶礼佛陀,对佛陀禀告道:

「佛陀!弟子受您的慈命,说明菩萨与般若波罗蜜多的相应之法,但是什么法才名为菩萨呢?什么法才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呢?我不见有法名为菩萨,也不见有法名为般若波罗蜜多,就是这两个法的名称我也没有去分别。我以这样的认识来说菩萨与般若波罗蜜多的相应之法。请您先慈悲开示,我能够满足菩萨们的所学吗?」

佛陀很欢喜的回答道:

“须菩提!菩萨只有名为菩萨,般若波罗蜜多也只有名为般若波罗蜜多,所谓菩萨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名称,也只有名称而已。这本是不生不灭,不过为了便于宣说才假为立名。这个假名,不是在内,不是在外,也不是在内外之间,本来就是不可得。

譬如讲『我』,亦唯有假名,我的本体,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。有为的诸法,如梦、如响、如影、如幻、如阳焰、如水中月。可是,须菩提!菩萨要证得不生不灭,仍然是要修学菩萨与般若波罗蜜的假名与假法。”

「须菩提!菩萨修学般若波罗蜜,色受想行识的常与无常,乐与苦,我与无我,空与不空,有相与无相,有为与无为,垢与净,生与灭,善与恶,有漏与无漏,世间与出世间,轮回与涅盘,都是不可执着分别的,其它一切诸法都是这样。

须菩提!为什么要这样说呢?因为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多时,不应对诸法起分别之想,应住于空,住于无分别。菩萨修六波罗蜜等其它诸行,也是不见菩萨的名,不见般若波罗蜜多的名。菩萨只有求一切智,知道一切是诸法的实相,而这个实相才是不垢不净的。

假若菩萨能照这样修般若波罗蜜多,知道名相是权巧而假为的安立,则对色受想行识和其它的一切诸法,都不生起执着,对智能不生执着,对神通也不起执着,对什么都不执着。为什么对一切法都不执着呢?因为有执着就是不可得。

须菩提!照这样修般若波罗蜜多时,对一切法都不起执着时,才能帮助完成六波罗蜜多的修行,才能进入修行者的正位,才能住于不退的地位,具足神通,畅游佛国,化益众生,庄严清净佛土,自己安住于自在解脱的境界。

须菩提!色,是菩萨吗?受想行识是菩萨吗?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萨吗?地水火风空识是菩萨吗?远离色受想行识、眼耳鼻舌身意、地水火的人是菩萨吗?」

”佛陀!这以上都不可名为菩萨。”须菩提回答说。

「须菩提!你说这以上都不名菩萨,这是什么缘故呢?可以说明吗?」

「佛陀!本来所谓众生者,是不可知、不可得的,不论什么法甚至菩萨都是如此。说有这个法,说没有这个法,以及远离法性,都不名为菩萨。」

佛陀听须菩提的回答,很高兴的称赞道:

「对啦,须菩提!所谓菩萨,所谓般若波罗蜜多,皆是不可得,菩萨虽要修,但本无修。须菩提!我再问你,色受想行识等诸法是菩萨义吗?」

「佛陀!色受想行识等都不是菩萨义!」须菩提深有了解的回答。

佛陀又再欢喜的嘉许须菩提道:

「须菩提!你说得很对,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多时,色受想行识的诸法,或常或无常,或有为或无为等,皆是不可得。菩萨应以海阔天空的心情修般若波罗蜜多。

「须菩提!你说你没有见到菩萨与菩萨名的法,法与法界,法界与眼界,眼界与意界等,这些相对的法并不是对立的。是什么原因呢?如你所说,菩萨如此修般若波罗蜜多,也不得菩萨名,这才真名菩萨,真名般若波罗蜜多,这才是为菩萨所说之教。」

在数万听众的般若会上,为诸大菩萨说教,佛陀和须菩提尊者一问一答,因为甚深微妙的空的真理、空的哲学,唯有须菩提才能深刻体证和了解。就这样,他解空第一的盛名,在僧团中受到普遍的尊敬。

扩展资料:

《金刚经》的思想中心

1、着重“无相”

“无相”与原始般若的“无受三昧”、“是三昧不可以相得”称之为“离相门”一样。《金刚经》说“无相”而不说“空”,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。

2、着重“无我”的菩萨行

惯大乘我法二空者,或不解於菩萨行着重“无我”。而古传般若即以“无我”悟入实相。“原始般若”阐明菩萨(我)与般若(法)不可得(空),原理是一样的。但《金刚经》不只说“无我”,也说“无法相,亦无非法相”。

3、着重“利他”的菩萨行

般若的原义,菩萨行重於自行。《中品般若》的不退菩萨“报得波罗蜜”、“报得五神通”,“成就众生”,“庄严国土”。《金刚经》着重菩萨“受记”、“度众生”、“庄严国土”,与《中品般若》的重利他行相合。

4、着重佛的体认

如说“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”,“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”──佛是离一切相的。“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”,“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”,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”,即佛是不能於色声相中见的。

5、佛和法的并重

早期佛教视舍利塔为佛,从下品到上品般若却宁取般若经不取舍利塔(重法)。而《金刚经》是重法又重佛(塔)的(与《法华经》相同),这与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。

须菩提啥意思?

“须菩提”意译为善业、善吉、善现、善实、善见、空生。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。原为古代印度舍卫国婆罗门之子,智慧过人,然性恶劣,嗔恨炽盛,为亲友厌患,遂舍家入山林。山神导之诣佛所,佛陀为说嗔恚之过患,师自悔责忏罪。后得须陀洹果,复证阿罗汉果。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,被誉为“解空第一”。于佛陀之说法会中,常任佛陀之当机众,屡见于般若经典中。

标签:

相关阅读

今日推荐
精选图文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

Copyright @ 2008-2017   www.cjtx.042.cn   All Rights Reserved   财经天下周刊网 版权所有   

联系我们:855 729 8@qq.com粤ICP备18023326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