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动 要闻 宏观 证券 产经 汽车 科技 评论 原创 地产 政经 生活 图片

郑州医院特效药“放线菌素D”断货 患者无药可医

2015-08-09 15:28:50      来源:大河网

记者李晓敏实习生陈方圆核心提示丨有一种心焦叫有病无钱治,更有一种绝望叫正在治疗,救命药却出现了断货。昨天,记者从郑州各大医院了解到,目前,特效药“放线菌素D”断货,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陷入困境。

“这种药已经陆续断货三四个月了,以前还能通过一些途径协调来一些药,现在已经比较难了。”提起这些,郑大三附院妇科肿瘤主任李红雨颇为焦虑。

不过,值得期待的是,昨天下午,当记者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上目前唯一一家还在生产该药的企业时,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称,因为生产线调整,放线菌素D暂时停产,预计9月下旬,第一批产品提前下线供应市场。

事件医生求助,全国寻找救命药

8月4日22点22分,认证信息为执业医师的微博用户@泽之老万发布消息称,北京协和医院化疗用药“放线菌素D”断货,数十位患者无药可医。不到两天时间,这条博文就获得2000多条评论和20万以上阅读量。

评论中,有医生有患者,大家共同传达着一种心情:焦虑。

河南情况如何?

昨天,记者联系省肿瘤医院、省人民医院、郑大一附院、郑大三附院、郑州市中心医院等医院的肿瘤科了解到,这些医院中,除了省肿瘤医院库存还有约100支药外,其他医院均处于断货状态。

“已经缺货三个多月了,尽管当时就联系厂家进货,但生产方却表示无货可供。”郑州市中心医院主管药师孙涛说。

而这种情况在郑大三附院也同样存在。

“大概三四个月前就开始断货了,当时还能通过一些途径协调来一些药,现在根本协调不来了。”李红雨说,因为无药可用,他们医院的一些病人开始转院去北京等地治疗。

“我这两天正在统计患者名单和用量呢。”省肿瘤医院妇科主任王莉告诉记者,他们医院还算幸运,库存还有约100支,但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兄弟医院申请从这里调药了。

解答药品廉价,却是救命特效药

“放线菌素D”是一种什么药,治疗什么病?

王莉说,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只在女性身上发病,体内滋养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肿瘤。该病发病率远低于宫颈癌和乳腺癌,及时化疗后,低危患者治愈率可达到98%以上,高危患者也可达50%以上。

而在化疗中,“放线菌素D”疗效十分显著,且价格便宜,因此该药在各种治疗方案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
“放线菌素D在化疗药物中价格便宜,属医保报销药品,0.2mg/支的放线菌素D,在我们这里价格是19块钱。”孙涛说。

如果确实没药,怎么办?

“只能换治疗方案。”李红雨说,但遗憾的是,其他方案对有些患者有效,而有些患者换完方案后,效果不明显。

进展最新打探,厂家最快9月下旬恢复供货

通过各方咨询,记者了解到,此次“放线菌素D”的断货,主要还是货源不足引起的。

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官网上,记者输入药物名称“放线菌素D”,共有四条结果,生产方仅有上海新亚药业、浙江海正药业及海正辉瑞制药三家。根据三家药品公司官网上留的联系方式,记者一一咨询。

上海新亚药业工作人员说,他们三年前就不再生产“放线菌素D”了。

而浙江海正药业一名工作人员在了解完情况后,告诉记者,“放线菌素D”的生产早已交由海正辉瑞制药进行,而她不了解如今的生产情况。

随后,记者联系上海正辉瑞制药。

该公司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放线菌素D这一产品原为海正药业生产,目前已转移至海正辉瑞旗下,产品生产线也从海正台州工厂转移至海正辉瑞富阳工厂。今年6月,海正辉瑞富阳工厂收到通知,7月启动转厂生产各项准备。

她说,根据国家规定,新生产线及新生产工艺必须通过首次验证才能供货,这一过程一般需要3至4个月时间。原定该产品最快将于今年11月下线。不过,在了解到市场上放线菌素D产品紧缺的情况下,公司内部近期做了紧急部署,集中精力,优先安排生产放线菌素D产品。

“力争第一批产品可以提前至9月下旬下线供应市场,为患者解愁,与医者分忧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建议建立一个针对低需求高疗效药物的储备体制

8月5日23:17,@泽之老万也在微博中进行更新:“谢谢各位朋友的鼎力相助,目前有了几个途径,能够勉强应急,但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。期待能够建立一个针对低需求高疗效药物的储备体制。”

事实上,纵览近几年的媒体报道可看出,在医疗市场上,类似于“放线菌素D”等廉价药频繁断货的并不罕见。

2011年,廉价的心脏手术必备药“鱼精蛋白”告急,各大医院外科手术暂停。最后在有关部门干预下才恢复供应;2013年,甲亢廉价药“他巴唑”再闹药荒……

对于如何保证廉价药的正常供应这一问题,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,保障“好用价廉药”的生产供应不能“头疼医头,脚痛医脚”。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临床紧缺、脱销药品开展研究和评估,摸清需求,商定生产企业名单。对于临床无替代,但确有需求、利润较低的药品,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,如由价格主管部门酌情调价、适当减免税收等,减轻企业负担,激励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。

此外,王莉还建议,对于廉价救命药,国家相关部门还可指定有资质的厂家定点生产,同时要求各省统计并申报下月计划用量,按需求调整生产量。“这样既保证了医院及时用药,又让厂家免受损失,两全其美。”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

今日推荐
精选图文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
Copyright @ 2008-2015 www.cjtxn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天下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