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动 要闻 宏观 证券 产经 汽车 科技 评论 原创 地产 关注 生活 快讯

今日精选:时刻保持低期待

2023-06-17 22:03:37      来源:互联网

文:王智远|ID:Z201440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最近:

有一句麦克卢汉的名言影响着我:“媒介即是人的延伸”。

他的意思十分深刻,将轮子比作脚的延伸,衣服视为皮肤的延伸;他认为说话、看书,分别延伸听力和视力,进而扩大了感知范围。

我意识到,电话、社交媒体等日常使用的工具,其实都是大脑的延伸,他们拓宽了思考边界。

世界上万物,包括身体、言语、文章、权利,都可以视为自我的延伸;每个人都在努力扩大这个延伸的领域,以触及更广的范围。

不过,扩大自我延伸的过程中,有时会与他人产生冲突,就如两个圆形区域的交集。

比如:

小时候,爸妈对我说:你这次考试没考好,我真的很失望; 长大后,我做的事情如果达不到别人的期待,也会听到这样的话。

这让我思考,我有我的领域,你有你的领域,有时我们的领域会相互重叠,我的自我延伸,是否逐渐变成了别人对我期望的一部分?

别人期待的样子,真的是一个好方向吗?自己的选择的路一定是错误的吗?我不断质疑,最后认为,未必。

为什么呢?

尝试新鲜事物、学新技能、接受新想法,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内心满足感,这种内在满足感,能够激发做事的动力。

一些心理学家甚至给它起了个名字,叫做自我扩展模型(self-expansion)。

该理论认为,我们所拥有的一切,都可以成为个体自我扩展的对象。也就是说,拥有的东西被视为了自我的一部分。

把它放在关系之间同样,如果找个伴侣能让兴趣、技能、经验更丰富,那就能吸引我们,假如TA的生活经历,活动内容、思想观点都是你没有接触过的,而你又感觉非常有趣,那就会对TA疯狂着迷。

毕竟,人天生的一种思想动力是“让自己变好”;而且,变好的方式无非两种,一种通过人际关系的成长,另一种通过自我成长。

人际关系上,伴侣、好朋友之间的相处,能够获得新经验、新技能,从而提高认知水平;研究表明,这种成长对于维持和满足于关系非常重要。

经常听到别人说,“TA让我变得更好,或“这段关系让我成长很多”,就是人际关系对自身成长的影响。

自我成长上,一个好的学环境和积极的工作氛围,能很快提升自己的能力,你可以通过个人学、努力工作来开拓视野,并产生积极情绪体验。

所以,人是在不断与其他人、或信息的交互下发生改变的;当我们能够在两种成长方式上取得平衡、相互补充时,就会发现幸福感在极大提升。

有一种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(Pygmalion Effect),即如果你的期望足够强烈,梦想可能成真。相反,如果你一直想着不好的事情,那些不好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。

对此,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、行为科学教授加里·斯莫尔医生,在论文中也曾说过:“我们所期待的事物反映了自我意识,它告诉我们我们是谁,将成为怎样的人。”

一个常见例子是:

有一个学生,一直被认为不聪明和无能。他的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的能力没有信心,对他的期望很低。因此,他自己也会相信,确实无法取得好成绩。

然而,有一天,他遇到了一位新的老师,这位老师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,相信他有巨大的潜力。这种期望激发了学生内心的积极力量,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,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。

随着时间推移,这位学生的成绩,就会出现明显的提升,他不再被视为无能的学生,而是开始取得优秀的成绩。

当然,一些形式的期待感、想象力,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和焦虑,成为的快乐来源,这有点类似于“接近思维”(approach thinking)。

就像我一样。

与朋友约定的周末露营聚餐,那么,无论在周一到周五遇到什么困难,我都会努力坚持下去。

因为我知道,一个快乐的周末正在等待着我,这种期待感就像一盏明灯,给予我指引和动力;此外,它还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,我可能期待一部新的电视剧、一场演唱会。

最神奇是,期待感本身能让人感到快乐。

我发现,当人们期待一件好事时,他们的幸福感可能比真正发生那件好事时,还要高。毕竟过程中,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所有可能的美好结果,而这种想象本身,就能带来快乐。

不过,期待一旦变高,就没有如此快乐了。它可能导致失望、沮丧和痛苦,这样的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,最终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、甚至产生身心疾病。

什么是高期待呢?

简单讲:对自己、对他人、或某事抱有很高的期望,觉得他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标准,我们相信,对方有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。

这种期待可以出现在学成绩、工作表现、运动能力、才华艺术等很多方面,它在教育、领导、朋友之间得到广泛的应用。

但是,有时候,我们期望他人按照我满要求的去做,如果对方做不到,就会感到很失望。

比如说:

一些人对相处很长时间的知己,常常抱有此类感觉。他们希望自己在需要帮助时,朋友能伸手拉自己一把,如果对方因为忙碌,或其他理由无法帮助,那么,就可能感觉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期望。

情侣之间,也有类似情况。

一些长时间相处的情侣,无论是情感还是实际帮助,一方可能期待在需要时,获得另一方的支持。

如果这种期待无法得到满足,可能引发争吵,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合理的期待。因此,过高的期待可能会破坏两人之间的感情。

我一个朋友说:

我希望,我的对象能满足我对于某些事情的期望,而且我认为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。

我注意到,其他公司同事都会给他们的伴侣送礼物,但为什么我却没有?有时候,当我处于激动的情绪中时,我经常会使用指责和批评的口吻,来表达自己,这常常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压力,好像我在试图控制他的生活。

为了反抗,他常常会采取沉默的方式回避我,这种回避让我感到不舒服,还会觉得对方不尊重我,不重视我。于是,我加大了表达期望的力度,从买化妆品到买房买车,但结果却导致他更加反抗我。

事实上,我最初的期望是,希望他能满足我对于某些事情的期待,期待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,但结果却变得更糟糕。最后,为了逃离争吵和压力,我以“对方无法满足我想要的”为理由,结束了那段关系。

这段经历,让我感到困惑和失望。

后来我明白,将关系与外界进行对比反而会得不偿失。重要的是要意识到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限制,我们不能期望别人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行事。

此外,我的期望不能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,而应该考虑到对方的能力和意愿。对方可能觉得被要求去做他们无法胜任的事情,就像是,我以为扔给对方的是一个容易接住的球,而对方觉得,那是一个很重的铁球。

我需要学会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差异,尽量与他建立平等和尊重的关系。同时,也要反思自己的期望是否过高、是否合理,并尝试以温和和理解的方式与他人沟通,以促进健康关系的发展。

此类高期待,常有发生,不过还有一种是自我设定的。

我有一个朋友是名基金分析师,正在一家投银工作,上次跟我打电话说:“好不容易考上公务员,得到这份职业非常不容易”,他对行业前景和能力有着积极的信念,一直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基金专家。

他每天早上10点到公司,一直到晚上10点基本都在忙,有时,中午饭都顾不上,他相信不断学和研究市场,可以提供准确的分析,和明智的投资建议。

有一次,我开玩笑说,“给你发多少钱一个月啊,至于这么拼吗?”,他说,“这些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能实现自我价值”。

结果,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因为压力肥,体重胖了15斤,这导致他精神状态不支,最后不得不休假来照顾身体。

类似例子,身边数不胜数。人们常说的“用力过猛的人走不远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
我始终记得住斯托克代尔的悖论(Stockdale Paradox)现象,逮住目标,不要盲目乐观,也不能操之过急,要掌握一定的「度」和「节奏」。

换言之,我们只看到想要的东西,只相信自己希望的东西,当看到苗头后,会不顾一切的追寻,过程中某些地方陷入负循环,也不会在意,长期以往,压力和负面信息就会接憧而至,逐渐,就被这些东西压垮了。

能看出来,高期待是一种不好的现象。

那么,这种现象到底如何发生的呢?这个问题,可以从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来解释。即:边际效用(marginal utility)递减规律。

当我们对某件事物、某个目标、某个人抱有期望时,一开始达到这个期望,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满足感;但随着关系的不断升华,期望值就会增加,每增加一个期望,所带来的满足感,或收益就会逐渐变小。

假设你期望得到一块巧克力作为奖励,当开始期待得到时,一块巧克力会给你带来很大满足感;如果你能连续得到多块巧克力,每一块所带来的快乐就会减少,因为你已经以为常。

感情如同巧克力,如果你过于依赖、粘人,那对你来说就会感到压力和疲惫,就像,每天都问你吃什么?在干嘛?早点睡?你会不会烦?

一个人全新全意对一个人,也需要一些独立空间,这不代表不爱双方,只是每个人需要自己的生活和个人时间罢了。

我曾经看到一则调研,你刚开始见一个人会觉得简直完美的无法想象,久而久之,就会发现对方的缺点,对他以为常,觉得没什么特别的。

甚至你会发现,相比以前,从对方那里得到的快乐反而变少了,毕竟一开始的新鲜感和惊喜会激起一些波动,熟悉之后,也就平静了;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说,新鲜感对很多人非常重要。

工作中一样:

一个项目大家期望相互合作,以取得更好的成果,一开始时每个人都会积极贡献力量,随着时间推移,人们对彼此的期望就会增加。

这种增加必定带来满足感减少,如果同事们的期望过高或不切实际,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,并认为其他同事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,最终彼此之间出现不满或互相指责。

之前做月度计划,就遇到过此类情况,假设本月设定某个目标值被达到后,下个月领导必定会增加目标额,结果一旦完不成,大家就会互相推诿说运营活动力度不大,市场投入不够等。

个人也同样:

你开始没钱,一旦有钱你就想赚更多的钱。

有钱人多的像是在游泳池里划水,生活质量高的像天空飞翔的鹰,如果早就觉得这些是理所当然,那并不会对现实生活所感到满足。

就像吃再多食物、听再多动听的音乐、有再多钱一样,一旦欲望被打开,重复下去,慢慢形成惯,就感觉不出特别的地方了,反而还会想要更多。

所以,不管是自己设定的、还是别人期待你要达成的、期待无非分为两种,一种是不切实际的,另一种则是合情合理的。

那么,该如何建立一种正确的期待呢?我认为有三点:

1)分清楚两者区别

那些过高、超出现实的期待,可能与能力、资源环境条件不相符,往往无法得到满足。相反,基于现实情况,合理预判结果的期待,反而容易达成。

比如,你总希望别人替你解决问题,这种期望就有问题了,别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,他们不可能总是帮我解决我的问题。

再说,如果我一直依赖别人,那自己永远学不会如何解决问题。这样一来,期望就会变成一种负担,把我和别人都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
可以对比思考下,你有没有那些建立在”不符合实际情况“对自己、对朋友、甚至对爱人。

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点,在男女关系之间,我常常看到一种情况是,女生要求男生过高,自己却做不到,这也是一种非正常期待。所以,正常期待,建立在自己也要行动,也要付出的条件下,你不能只期待,不付出。

2)建设并管理好边界感

所谓边界即「自己力所能及的」。与我而言,我清楚的知道,我能控制行为和情绪,无法控制别人。

我得学会为自己负责,不能期待别人帮我觉得问题。有时我也会觉得,既然期望会带来失望,那索性就不期待了。

后来想想,这也不是办法。

如果完全不去期待,不设想未来,那我的生活,可能变得毫无目标,毫无动力;如果我们都不再期待他人的美好,那怎么能信任人性的善良和友善?

所以,从某种角度看,期待就是一种希望。我并不认为,降低对他人的美好期待是正确的。相反,我更倾向于冒险一些,相信他人有能力做出超越预期的美好事情。

只有当我们相信每个人,都是在他们的视角下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的,才有可能培养出伟大的品格。

因此,要建立好边界感。这种边界是,我认为你会发展的很棒,但我也不会把它看得太重,我也不会把我的思想强加给你;反过来说,我也不希望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,也不想把期待成为前进的包袱。

所以,对别人有期待并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会不会理想化地、近乎盲目地认为期待一定会实现,不允许有失败的可能。

3)让期待变成动力

从自身角度出发,这方面我一直有两个原则,「不和别人比,只和昨天的自己比;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,就以你理解的为主」

这样下来,关于期望这个问题,就变成一种学会自我负责,自我解决问题,不和别人较真,理性的看待对方想法的状态。

不过,针对别人提出的理想建议,你也可以拿来参考,就看是否能达到。

我有一个朋友,他曾经对生活并没有太多期待,有一天,看到一个关于马拉松比赛的电影,电影的主角从一个健康状况糟糕的普通人,不断的训练和坚持,最终成为马拉松冠军。

看完电影后,他感到非常振奋,突然产生一个目标,自己要参加马拉松比赛。

他开始设定各种目标,从最初的每天跑步一公里,到后来每天五公里,十公里,最后参加了半程马拉松比赛;这种期待感并没有让他感到压力,反而成为一种每天坚持训练的原因。

他说每次设定一个目标并实现它,都会让他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成就感。最后,他成功地完成全程马拉松比赛,这是从未想象过的成就。

三个方法可以试试,至少我现在很少在意别人怎么看。

总结而言:

与其期待别人,不如做好自己。

别人为我做什么,铭记在心;我为别人做过什么,随时清零;我们应该降低对别人的期待,也应该降低对自己的高期待,甚至,还需要拒绝别人的高期待。

按照这种思想方式做事,无疑是保守、安全的;毕竟,如果你对别人没什么期待,你就不会感到失望。

推荐阅读:

《阻碍行动障碍的根源是什么?》

长按识别下方图片

加入智远专属圈子·《满吨MANDUN》星球

觉得有价值,欢迎点个在看,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舍满取半,欢迎分享给更多人。

标签:

最近更新

今日推荐
精选图文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

Copyright @ 2008-2017   www.cjtx.042.cn   All Rights Reserved   财经天下周刊网 版权所有  关于我们 

联系我们:855 729 8@qq.com粤ICP备18023326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