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动 要闻 宏观 证券 产经 汽车 科技 评论 原创 地产 关注 生活 快讯

今日视点:“雪糕刺客”退潮折射消费新风向

2025-08-09 08:03:58      来源:中国会计报

“雪糕刺客”退潮

折射消费新风向


(相关资料图)

中国会计报记者罗莎

夏日午后的便利店冰柜前,“00后”会计求职者张莹熟练地弯腰翻找,最终拿起一支3元的牛奶雪糕:“现在冰柜里明码标价,5元以内的平价款占了大半,再也不用担心‘一拿就贵’了。”

这个曾让无数人“结账时瞳孔地震”的场景如今已鲜少上演——曾靠高价营销横行市场的“雪糕刺客”逐渐退潮,网红天价雪糕销量腰斩,而单价5元以内的平价雪糕重回C位,便利店、超市的冰柜里,经典款、平价款的陈列占比显著提升。

这场夏日里的市场变局,不仅是消费选择的结果,更折射出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。

从“炫耀性消费”转向“实用主义”

盛夏时节的雪糕市场,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。这场重塑绝非偶然的市场波动,而是消费文明演进的必然轨迹——当物质丰裕到一定阶段,消费者开始剥离商品身上的符号外衣,直抵价值本质。这种转变标志着中国消费市场从粗放式增长迈向精细化成熟。

“‘雪糕刺客’的消亡,背后是经济环境与消费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。”某快消品企业财务负责人宋喆在接受《中国会计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经济层面看,近年来消费者对支出更为谨慎,理性消费成为主流,在非必需品消费上更注重性价比,不愿为过度包装、营销噱头支付额外成本。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,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温和波动,居民在食品消费中对价格敏感度上升,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。

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,宋喆说,“情绪价值疲劳”与“信任危机”加速天价雪糕的退潮。此前,部分网红雪糕通过明星代言、社交平台营销,营造“高端人设”,但产品本身口感、原料与平价雪糕差距不大,过度营销导致的“价不配位”让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。

以曾爆红的某网红雪糕为例,其单价35元,宣传中强调进口原料、大师工艺,但有消费者拆解发现,其原料成本仅占售价的15%,远低于行业30%的平均水平,剩余成本多花在包装和营销上。“消费者逐渐意识到,雪糕的核心价值是解暑降温,而非社交平台上的打卡道具,对‘智商税’产品的警惕性显著提高。”宋喆说,社交媒体上大量避坑吐槽形成舆论共鸣,进一步引导消费者主动规避高价雪糕。

“雪糕刺客”遇冷与平价雪糕逆袭,直观反映消费者食品消费观念的三大转变。

宋喆认为,一是回归产品本质。消费者更关注食品的核心品质,而非包装是否奢华、品牌是否“网红”。在雪糕消费中,牛奶、奶油等基础原料的品质成为选购关键,简单包装的经典款雪糕销量逆势增长。

二是拒绝被定义的消费。年轻群体逐渐摒弃“用价格标签定义生活品质”的观念,转向“自主定义性价比”。

三是情感怀旧消费升温。童年记忆中的经典雪糕品牌借助平价策略重回大众视野,唤起消费者对朴素消费时代的情感共鸣。“大白兔、东北大板等品牌通过稳定的品质和亲民的价格,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,印证经典永不过时的消费逻辑。”宋喆说。

对此,张莹也表示,3元的老冰棍解暑又解渴。“以前买网红雪糕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,现在觉得没必要,省下的钱可以买更实用的东西。”这种“反精致主义”消费态度,让平价雪糕重新获得年轻人的市场。

企业面临双重考验

“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,‘雪糕刺客’退潮与消费升级并不矛盾,反而揭示消费升级的本质。”宋喆说,真正的消费升级是品质升级而非价格升级,是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产品、更优的体验、更实的价值付费,而非为溢价营销买单。

这不仅是市场对企业的筛选,更是商业文明向价值本位的回归。当企业不再寄望于通过信息差攫取暴利,而是深耕产品力与服务力,才能构建起可持续的商业生态。宋喆认为,企业所面临的“品质与创新”双重考验,实则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。它倒逼企业将目光投向长期发展赛道。这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生死存亡,更决定着整个行业能否摆脱低水平内卷,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,最终惠及广大消费者,形成企业、市场与消费者共赢的良性循环。

平价雪糕的逆袭正是消费升级的体现。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、提升生产效率,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品质,让消费者以合理价格享受优质产品。“例如,部分老字号雪糕品牌通过升级原料配方、改良生产工艺,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口感,实现性价比升级。这说明消费升级的核心是质价相符,脱离品质的价格上涨终将被市场淘汰。”宋喆说,行业洗牌加速,企业面临品质与创新双重考验。

消费者态度的转变,为雪糕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挑战。机遇在于市场回归理性后,优质平价产品获得更大发展空间。宋喆告诉记者,头部企业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,下沉市场需求被激活,县域、乡镇市场的平价雪糕销量增速显著高于一线城市。此外,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推动“低糖”“无添加”等功能性平价雪糕需求上升,为产品创新提供方向。

“挑战则集中在行业竞争加剧与利润空间压缩。随着更多企业涌入平价赛道,价格战风险浮现,企业需在控制成本与保证品质间找到平衡。”宋喆说,部分此前依赖高价策略的品牌面临转型阵痛,需重新调整定价体系与产品结构,否则可能被市场淘汰。

宋喆认为,面对变局,企业应从三方面破局,即坚守品质底线,以优质原料和稳定口感建立品牌信任,如加强供应链管理,公开原料来源;精准定价,通过成本核算制定合理价格带,避免虚高溢价;创新贴近需求,在口味、功能上创新,如推出低糖、益生菌雪糕,同时简化包装减少浪费,契合绿色消费趋势。

回归本质才是长久之道

“雪糕刺客”的兴衰,为整个快速消费品行业敲响警钟,也提供宝贵经验。在产品研发上,需以用户真实需求为核心,而非盲目跟风创新。快消品的生命力在于高频刚需,过度追求差异化噱头而忽视实用性,终将被市场抛弃。

宋喆认为,在定价策略上,透明化定价与合理溢价是关键。企业应建立“成本+合理利润”的定价逻辑,让消费者清晰感知产品价值,避免利用信息差设置价格陷阱。在市场推广方面,内容营销需替代流量轰炸,通过真实体验分享、产品品质科普建立口碑,而非依赖明星代言、虚假宣传制造短期热度。

从“雪糕刺客”退潮到平价雪糕逆袭,这场市场变革印证一个真理:无论消费市场如何变化,尊重消费者、坚守产品本质的品牌终将赢得长久发展。在理性消费主导的新时代,快消品企业唯有回归初心,聚焦产品品质与用户需求,才能在市场浪潮中行稳致远。

来源:《中国会计报》8月8日16版

标签: 财经天下周刊网 最新资讯 产经

相关阅读

今日推荐
精选图文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

Copyright @ 2008-2017   www.cjtx.042.cn   All Rights Reserved   财经天下周刊网 版权所有  关于我们 

联系我们:434 922 62@qq.com京ICP备2023000331号-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