滚动 要闻 宏观 证券 产经 汽车 科技 评论 原创 地产 政经 生活 图片

关注农家子弟教育之路,不止于提高升学率

2015-09-08 10:20:16      来源:新华网

今年“两会”上,李克强总理在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时明确提出:“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,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”。语调铿锵,其意拳拳。

春华秋实,国内高校迎来新生入学,从北京大学传来令人欣喜的消息:本届入学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为19.14%,实现了多年连续增长,约有5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新生入学。

农家子弟入读重点高校比例提升,离不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和学校、社会各方面努力,更是他们自身灯下苦读寒窗拼搏的硕果。不过,读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小小开端,前方还有繁重的学业与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在等着他们。

文凭,并非是通行证,除了傲人的成绩外,社交能力、视野、精神状态等综合素质,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隐形竞争力,更需要农家子弟去学习、巩固、提高,高校管理者也应该助推他们一把,北大今年就提出了“精神支持法”一说。

精神层面的坚强、开朗、圆融、自信,对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无比重要。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君子堂”,农家子弟离开熟悉的乡土生活,甫一走进缤纷都市,所受冲击可想而知,有的普通话还讲不好,善于适应环境者可能会很快融入,但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需要关怀、引导。

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生活入手,帮助农家子弟尽快融入城市校园生活。有报道说,在接到新生入学后,有的辅导老师马上在朋友圈建群,师生们提前进行认识,信息共享,交流学业与生活,建立“生活共同体”。如今,新媒体手段发达,学校通过平台短信群发功能和“两微”客户端可以实时发布信息、推送校园生活指南,确保信息共享时代不让任何学生成为信息的孤岛。

高校要为农村学生心理层面建设提供一定支持。人在全新环境、多重压力和不同价值观冲击下,心理容易波动,农家子弟之前多数时间在校园苦读,相对单纯,社交能力或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,吃穿用度可能也不在一个层次,此间的彷徨、怅惘,每一个从那些时光走过来的农村大学生都心有戚戚。据了解,国内一些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等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,帮助学生疏导生活、学习上的压力,这方面其他高校都需要迎头赶上,建立起强有力的精神支持网,引导彷徨期的学子树立更加健康、健全的世界观、价值观,追逐远大前程而不为眼前困难吓倒。

高校需多为农家学子提供假期实习、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。学生时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是更自信从容走向就业之路的基石。近年来,就业环境趋紧,社会关系网匮乏的农村大学生找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难度增大,学校有义务为他们搭好平台、铺平未来之路,帮助他们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参与社会实践, 拓展人脉关系,培养交际能力,提高自身综合素质,为就业未雨绸缪。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

今日推荐
精选图文
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
Copyright @ 2008-2015 www.cjtxn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天下 版权所有